请收藏本站,以便长期浏览

找回密码

手机号:

短信验证码:获取验证码

 

close
请登录免费注册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站内资讯 >> 经销管理 >> 浏览文章
中美对比:新车销售亏钱、售后业务赚钱,是4S店的最终归宿吗?
2025/4/27 22:56:23 经销管理


日前,中美头部汽车经销商集团相继公布2024年财报。


在中国市场,中升集团以1681.24亿元营业收入继续排名第一。


在美国市场,虽然Lithia Motors通过一系列战略收购,在规模上超过AutoNation成为第一,但其部分业务分布在英国和加拿大,并且进入汽车电商赛道。


仅看市场分布和业务结构,AutoNation的可比性更强。


事实上,中升和AutoNation两家头部经销商集团,在财务数据上都遭遇了一些相似的情况,比如2024年营业收入、毛利、净利三个核心财务数据都有所下滑;新车业务都遭遇较大冲击;大部分利润来依赖于售后业务等。


然而,由于中美汽车市场的大环境有所不同,中升和AutoNation在不少方面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,比如二手车业务的深度、售后的策略、新能源业务的布局等。


众所周知,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及其背后的4S体系,正在面临历史转型期,而转型过程中的阵痛期显得尤其漫长。


也有观点认为,4S体系在中国市场可能迎来终结,而4S经销商集团的动向也深刻影响独立售后市场的未来。


对比中美头部汽车经销商集团的现状,或许能更好地看清汽车市场的走向。


1.jpg


经销商集团为何不赚钱?


中国汽车经销商及4S店不赚钱,已经成为行业共识。


不过,这种状态到底是不正常,还是说,只是从原来的暴利状态回归到常态?


这个问题,或许可以通过对比美国经销商集团来找到答案。


根据中升和AutoNation在2024年的财报,我们先看看几个核心财务数据对比。


图片

按照美元汇率7.3来计算,将AutoNation的财务数据换算成人民币,从上图看到,两家头部汽车经销商在关键财务数据上,同比都出现了下滑。


AutoNation在2024年营业收入1953.85亿元,同比小幅下滑0.68%;毛利349.31亿元,同比下滑7.12%,毛利率17.88%;净利50.52亿元,同比下滑30.8%,净利率2.59%。


中升在2024年营业收入1681.24亿元,同比下滑6.23%;毛利106.71亿元,同比下滑22.5%,毛利率6.35%;净利31.12亿元,同比下滑35.99%,净利率1.91%。


对比来看,中升的营收规模低于AutoNation,同时营收、毛利、盈利的下滑幅度均高于AutoNation,毛利率也显著低于AutoNation。


倒是双方的净利率差得不是太多,主要原因是AutoNation的销售、行政、管理等成本相对较高。


上面涉及到的是相对宏观的财务数据,从双方的业务结构,得以更清晰地看到营收盈利下滑的原因。


2.jpg


上图是AutoNation的业务结构,大致分为新车业务、二手车业务和售后业务三个板块,其中,售后业务又分为维保业务、汽配批发业务、钣喷业务、汽车金融保险产品等四个部分。


AutoNation的营业收入中,新车业务和售后业务处于小幅增长状态,其中,售后业务中的汽配、维保、钣喷业务继续增长,反而是金融保险有所下滑;营收下滑主要来自于二手车业务,下滑幅度5.84个百分比。


在业务结构上,新车、二手车、售后营收占比分别是48.8%、28.8%、22.4%,相对比较均衡。


在利润层面,新车业务和二手车业务的毛利均下滑,售后业务只有小幅增长,综合影响下,导致毛利同比下滑7.12%。


3.jpg


再看看中升的业务结构,很明显地看到,中升新车业务大幅下滑10.6个百分点,主要依靠二手车和售后业务拉动营业收入。


在业务占比上,新车、二手车、售后分别为74.54%、9.17%、16.29%,新车业务的权重明显偏高,甚至新车销售营收还要高于AutoNation。


在利润层面,中升的新车毛利处于亏损状态,为-32.08亿元,主要还是依靠售后业务实现整体毛利的正值,售后毛利贡献率达到惊人的118.54%,不过毛利率46.2%仍然低于AutoNation的59.53%。


所以,从业务结构出发,可以看出两家头部汽车经销商的几个差异性:


1、AutoNation业务结构相对均衡,新车、二手车、售后基本上按照2:1:1来分配;而中升过于依赖新车业务,占比接近四分之三,同时二手车业务占比太低。


2、在业务失衡的背景下,中升新车业务的营收和毛利大幅下滑,导致整个集团的经营陷入倒退状态。


3、AutoNation的新车和二手车业务的毛利虽然下滑,但仍然保持盈利状态;中升最大的问题在于新车业务毛利是负值,直白来讲,就是卖车处于亏损状态。


4、虽然中升在战略上已经从经销商逐步转型为服务商,但是售后业务权重还不高,短期内难以对营收和盈利带来质的影响。


5、AutoNation的二手车业务已经比较成熟,中升的二手车业务还在初期阶段,拥有一定的增长潜力。


总的来说,对比美国头部汽车经销商,中国汽车经销商陷入不赚钱的泥淖,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新车业务上,一是占比过高,二是卖车亏钱,而售后业务还难以弥补新车亏钱的漏洞,进而引发了退网、关门、跑路等一系列问题。


新车销售的差异性


对于经销商而言,新车销售无疑是权重最高的业务,可以说是整个集团的命脉。


下面我们聚焦于两家企业的新车业务进行对比。


第一,销售品牌。


AutoNation销售31个品牌,主要是丰田(雷克萨斯)、本田、福特、通用、宝马、奔驰、Stellantis、大众(奥迪和保时捷)等,同时涵盖中端品牌和高端品牌。


而中升更偏向于是一家豪华车经销商集团,涵盖奔驰、宝马、奥迪、沃尔沃、捷豹路虎、雷克萨斯等,并在近期和一汽奥迪签署战略合作。


众所周知,高端品牌的溢价能力更强,按道理说盈利性更高,然而,中升的新车销售毛利还是负值,证明国内燃油车销售确实处于不正常状态。


第二,线下门店。


AutoNation在美国经营243家直营门店,没有透露2024年的开关店情况;中升在国内拥有436家经销店,2024年新开48家,关停32家。


可以看到,中升的线下4S店数量远高于AutoNation,并且处于调整期,正在逐步优化4S店网络。


庞大的4S店网络,无疑会给中升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。


第三,销售数量。


2024年,AutoNation新车销量25.4万台,对比前一年的24.5万台小幅增长;中升销售48.5万台,较前一年的50.2万台有所下滑。


从这个数据看到,虽然美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很高,同时受到新能源的冲击,但是燃油车销量还是处于增长状态。


中国市场的燃油车无疑处于下滑通道,而且看不到回暖的迹象。


这是两个市场比较明显的差异性。


第四,营业收入。


AutoNation的新车业务营收为852.51亿元,中升的则是1253.26亿元,一方面说明中升的新车销售体量比AutoNation大,另一方面也揭露出中升过于依赖新车业务的事实。


结合新车业务的营收和销量这两个数据,AutoNation给出的单车营收是51227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37.4万元,对比前一年的52209美元(38.1万元)也出现了下滑。


中升没有明确提及单车营收数据,但是用新车营收1253.26亿元除以新车销量48.5万,简单得到25.8万元,这个数据符合中升豪华车经销商的定位。


第五,毛利。


AutoNation的新车业务毛利为56.65亿元,中升则是亏损32.08亿元,这是两家集团在整体盈利性上最大的差距。


中升在年报中解释新车业务负毛利的原因,除了价格倒挂问题,还有主机厂常规返利和特殊补贴等因素。


“由于前端经销商的新车采购价格被实际售价倒挂,而主机厂的特殊补贴通常比较滞后且到全年结束才会集中发放,经销商通常需要持续投入资金维持库存以保障销售。”


总结来说三个问题,一是新车价格倒挂,二是主机厂返利滞后,三是资金占用过高,现金流紧缺。


再看AutoNation,虽然毛利为正,但也有所下滑,其解释倒不是因为价格下滑,主要是供应和库存成本增长,其库存天数从36天增长到39天,导致单车毛利从4342美元(3.2万元)降到3045美元(2.2万元)。


第六,新能源业务。


观察AutoNation和中升,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点在于,针对新能源业务的布局。


AutoNation仍然聚焦于燃油车业务,在年报中没有提及任何新能源业务的布局,这也说明美国市场的新能源企业没有中国这么活跃,而且以直营体系为主,不经过经销商渠道。


中升则是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,已经与问界达成合作,在年报中提到:“通过多维度业务重组,特别是与赛力斯就AITO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并有望拓展至HIMA(鸿蒙智行)业务,迭加中升卓越的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,确保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本轮调整。”


目前,中升已经建立了37家AITO门店(其中4家待建)。


所以,在新车业务上,最大的变量来自于新能源业务战略。


就目前来看,美国汽车经销商仍然聚焦于燃油车,还没有意愿(或者说能力)进入新能源销售领域;而中国经销商则是积极与造车新势力合作,包括小米、问界、小鹏等,近两年双方的合作明显活跃起来。


而这一差异性,或许能在未来改变中美汽车经销商的格局。


售后业务的不同策略


最后,我们看看两家集团在售后业务上的异同点。


宏观上,售后业务是汽车经销商的最大利润来源。


AutoNation的售后业务毛利占比为74.60%,毛利率59.53%;中升的售后业务毛利占比更是达到118.54%,用来填补新车不赚钱的漏洞,其毛利率为46.20%。


如果剔除二手车业务,仅看汽配和汽服领域等领域。


AutoNation的售后业务大概是四个板块,分别是维保业务、汽配批发业务、钣喷业务、汽车金融保险产品,包括52个钣喷中心、3个零部件配送中心、汽车维保业务以及一家汽车金融公司。


总体来看,汽配、维保、钣喷等业务处于微增状态,金融保险业务有所下滑,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。


在国内市场,众所周知,经历了新车销售的大起大落之后,几乎所有汽车经销商集团都在积极探索售后业务。


中升提到,2024年售后业务创造历史新高,达到220亿元(不算精品业务),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0.8%,证明“过去两年我们将中升打造为高端汽车服务品牌战略转型的正确性。”


由此看出,中升已经从经销商逐步向服务商转型。


与AutoNation类似的是,中升目前大力扩张钣喷中心,从2022年开始,中升采取“区域试点、全国复制”的策略,计划在全国构建100家事故车维修钣喷中心?。


在成都、大连、深圳和南京等四座中心城市,中升实现事故维修增长18.1%,其中跨品牌客户占比达28%。


当然,中升在售后战略上,与AutoNation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差异性。


第一,逐步打破单一汽车品牌的服务模式,将售后业务和客户服务进行跨品牌中心化整合,不仅体现在客户服务端,还体现在公司不同业务板块的团队融合。


第二,开始进入洗美业务,并将洗美业务定位为售后生态的“第一接触点”,打造服务闭环,2024年为客户提供洗美次数近800万次。


第三,更加注重客户运营,全面引入数字化工具来管理客户关系,并将除新车销售外的几乎所有汽车服务升级为跨品牌运营。


第四,打造本地市场业务密度,并以城市为单位,划分32个战略中心城市,平均每个城市有包括钣喷中心在内的14个门店,形成了城市生态布局。


第五,积极介入新能源售后业务,2024年,中升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品牌架构调整,与赛力斯就AITO品牌达成战略合作,关停部分燃油车4S店,改建为华为智选店,提供售前售后业务。

所以,通过售后业务战略的对比,也能发现中美汽车经销商的差异性。


总的来说,针对新兴业务和业态的探索,中国汽车经销商走得更早也更远。


现象背后,也不得不说,中国汽车售前售后市场都迎来了深刻变革期,逼迫汽车经销商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转型尝试和努力,以适应新的市场消费环境。


而那些反应不够迅速,或者实力不够强劲的汽车经销商,只能在这一轮的变革期中淘汰出局。


来源:汽车服务世界


返回

电子通讯

SG-Auto《汽车经营&服务》的电子通讯为每周2期,每期电子通讯我们将以邮件的方式为您投递,为了便于您的电子通讯准确送达,建议您留下长期能收到电子通讯的邮箱地址。

官方微信公众号
手机扫描关注我司公众号
及时了解汽车经营与服务的业界经融消息新闻...


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在线留言 | 招聘信息 | 常见问题
Copyright © 2017-2018 SG-AUTO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34420号
汇中融德汽车管理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